含着对生命的热爱,然而对生命的热爱最终以只图眼前快活的形式表现出来,却是消极颓废的。
去者日以疏
【原文】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①。
出郭门②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③。
白杨④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⑤,欲归道无因⑥。
【注释】
①去者、来者:指客观现象中的一切事物。来,一作“生”“生者”犹言新生的事物,与“来”同义。疏:疏远。日以亲:犹言一天比一天亲近。亲,亲近。以,古“以”、“已”通用,义同。②郭门:城外曰郭“郭门”就是外城的城门。③“古墓”两句:上句是说,古墓已平,被人犁成田地;下句是说,墓上的柏树,被人砍断,当做柴烧。犁,农具,这里作动词用,就是耕的意思。摧,折断。④白杨:也是种在丘墓间的树木。⑤故里闾:犹言故居。里,古代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后来泛指居所,凡是人户聚居的地方通称做“里”闾,本义为里巷的大门。⑥因:由也。
【译文】
死去的人岁月长了,印象不免由模糊而转为空虚、幻灭。新生下来的一辈,原来自己不熟悉他们,可经过一次次接触,就会印象加深而更加亲切。
走出郭门,看到遍野古墓,油然怆恻,萌起了生死存亡之痛。
他们的墓被平成耕地了,墓边的松柏也被摧毁而化为禾薪。
白杨为劲风所吹,发出萧萧的哀鸣,肃杀的秋意愁煞了人们的心。
人生如寄,岁月消逝得如此迅速,长期在外的游子,怎不触目惊心。只有及早返回故乡,以期享受乱离中的骨肉团圆之乐。
想要归返故里,寻找过去的亲情,就是这个原因了。
【赏析】
本诗从题材范围、艺术境界以至语言风格看来,有些近似《驱车上东门》,显然是游子所作。由于路出城郊,看到墟墓,有感于世路艰难、人生如寄,在死生大限的问题上,愤激地抒发了世乱怀归而不可得的怆痛之感。
明月皎夜光
【原文】
明月皎夜光①,促织鸣东壁②。
玉衡指孟冬③,众星何历历④。
白露沾野草⑤,时节忽复易⑥。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⑦,高举振六翮⑧。
不念携手好⑨,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⑩。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注释】
①皎夜光:犹言明夜光。②促织鸣东壁:这句是表明气候已经进入渐渐寒冷的深秋。促织,蟋蟀的别名,一作“趣织”“趣”是“促”的古字。蟋蟀的鸣声标志着秋天的到来,是妇女们忙着织寒衣的时候了。③玉衡指孟冬:是从星空的流转说明秋夜已深。玉衡,北斗七星之一。④历历:就是逐个的意思,众星行列分明的样子。⑤白露沾野草:是带有季节特征的秋天景象。⑥忽:本义为不重视、忽略,这里用引申义,急速、突然的意思。⑦同门友:同在师门受学的朋友。⑧翮(hé):本义为羽毛中间的硬管,指尾羽或翼羽中那些大而硬的角质空心的羽轴。这里泛指鸟的翅膀。⑨携手好:指共患难的交谊。⑩“南箕”两句:这两句取《诗经》之语,加以变化,用来比喻“同门友”空有“同门”之名而无真实友谊。良:确实。盘:大石,用以象征坚定不移的感情。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