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书斋

字:
关灯 护眼
全本书斋 > 抗战虎贲 > 第六百一十章:进军欧洲(2/3)

第六百一十章:进军欧洲(2/3)

且掌握着庞大的后勤供给系统,即东北兵工厂(原沈兵工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扩展为全中华唯一一家可以大批量生产各现代化单兵武,如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机枪,各火炮,和四号坦克等各装甲车的中华第一兵工厂),

得益于中国的潜艇队的支持,德军在大西洋上给英的海上运输线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主要是为西南边防军和分西北边防军生产所需的单兵武和一些弹药。

只要张兴汉掌握住对外扩张所得利益分的平衡,那么他们就乐于跟着张兴汉。反正打又打不过,不如跟着一起扩大占领区,攫取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尽战争红利。

此时中华陆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八百万,而张兴汉的嫡系队就达到了四百多万。

东北四省也因此成为了张兴汉对外征战了大粮仓,这些年为东北健儿南征北讨提供了数不清的世黄金—粮

而德国和英这两大阵营集团,经过这四年来的持续消耗战争,极大的消弱了这两大阵营的战争潜力。

而另一方德军也不好受,英联合使德军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损失和困难。

所以,给其他非嫡系队更新武装备,提战斗力,也对张兴汉无法形成任何威胁。

仅仅以陆军实力来说,张兴汉仍旧是全中华第一,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

这还不算张兴汉所掌握的庞大海军和全的空军。

不过没等他们从太平洋会战的失败中缓过劲来,就因为欧洲局势突变。而不得已卷了援英抗德的战争中去了

中原兵工厂和江南兵工厂,分别以原来的汉兵工厂、金陵兵工厂为基扩建而来。

华北兵工厂(原太原兵工厂,虽然规模和生产能力不如沈兵工厂,但也在张兴汉的大力扶持下,成为了可以生产除坦克装甲车之外所有单兵武和小径火炮仅次于沈兵工厂的中华第二军工企业。)

当然了,现在的中华民族经过这些年张兴汉的压撮合下,已经基本拧成了一绳,而且随着控制区域不断扩大。

而在中华民族完成实质的统一后,东北地区的成功开始陆续向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地复制。

三千辆最新式的豹式坦克也基本全都优先属给了王以哲、初、黄显声、杜亭,王铁汉等

当初的式半自动步枪和mp38冲锋枪统一更换为更加先的mp40冲锋枪以及stg44突击步枪(即mp44突击步枪)。

他们都是仰仗张兴汉鼻息而存。没有反意便罢,一旦有反意,张兴汉只需要掐断他们的后勤补给,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反观在亚洲的中国,四年间陆续都有在向中东以及非洲等地用兵,但中华本国大陆却获得了极其难得的四年和平发展的黄金时期。

以前说过国人拥有者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战略位置,又几乎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所以他们的战争潜力是十分惊人的。

为了得以能够持续和英联军相抗衡。希特勒不得不在未能很好消化掉的其他欧洲占领区内横征暴敛,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兵员、钢铁,石油、矿产和粮资。

很多派系的领导人的目光都不在局限于往日的中华大陆上了。

国和英国也好不到那里去。国人的经济从战前至今,已经倒退了至少十年,而作为主要战国和战区域的英国更为惨重。

这四大代表着中华民族军工基地的兵工厂全都在张兴汉的控制下,因为张兴汉此时掌握了全中华以及对外战争所攫取的庞大财政收

不但经济完全崩溃,整个英三岛都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

其实在这之前,东北地区就因为张兴汉推广使用化,从而使得广大农民粮产大增,基本上脱离了贫困。

这对于欧洲德军控制区域内的东西欧各国来说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反德情绪在日益涨。

这使得他们庞大的战争潜力于一即消耗的恶循环之中,始终无法得以积蓄足够力量,从而对敌人发起致命一击。

整个欧洲此刻经济几乎完全崩溃。价飞涨,通货膨胀极其严重,各国人民的生活都陷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之中。

一般来说要想在四年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全国都复制东北地区的繁荣,那是基本不可能

此外,中原兵工厂还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那就是生产用于资运输的军用卡车。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空赋倾城色(NP)日常偷渡失败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