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
。没有石油,德国的整个战争机
就成了一堆废铁。
许多似是而非的议论认为,英国是“真正的”重心,因为它能够组织另一个联盟来与德国对抗。这是脑里摆脱不开拿破仑式类比法的人写的东西。一九四一年
,英国
于中立状态,事实上是离开了战争,
多
行些小规模的空袭
扰。它不再统治海洋了。日本和
国都超过了它。它们还没有成为德国的
迫问题,当然将来总有一天德国
这些预兆的行动是在
行所谓“英国战役”的时候发生的。西方报纸和广播实际上不予注意。西方的历史学家也不予注意。
尔
半岛的政治常常使西方人,特别是
国人,
到迷惑和麻烦。然而这个围绕着罗
尼亚石油所
行的
张的不显著的行动,却远比所有浪漫的登
条新闻的英国空中混战严重得多。那些反复研究英国之战的作家总是纳闷阿
夫-希特勒为什么对英国战役那么不
兴趣。看来,他们没有一个人对军事年表和地形图有足够的理解,因而对元首在这场毫无结果的空战期间着
于至为
要的多瑙河低地这一
法无法表示赞赏。
七月底,英国战役刚开始,希特勒命令约德尔将军开始署对苏联
侵,时间预定在一九四○年底或一九四一年
。西方作家经常以这个行动为例,作为德国领袖“背信弃义”的确凿证据。这是没有观看地图或者研究年表的结果。如果在俄国加
了对普洛耶什
的挤压之后,希特勒不采取这个预防措施,那他就会犯罪恶的玩忽祖国利益之罪。
可是俄国的行为使他停下来考虑了。他和斯大林订的条约只是休战。他自己这样认为,而且他还得假定象斯大林这样一个残酷的屠夫也这样认为。问题是,俄国会在什么时候行动?这一
,希特勒只能从俄国的活动来猜测。一九四○年夏,我们完成在法国的辉煌战役时,苏联在
尔
半岛
比萨拉比亚,沿着一条正对着我们的石油的宽阔战线平均
了一百英里,这样红军就到达了普鲁特河岸边。与此同时,边境距离普洛耶什
只有五十英里的保加利亚也开始提
领土要求和
行军事威胁。从保加利亚对罗
尼亚
的这些姿态,我们掌握确实情报,是俄国的
谋在起作用。
希特勒的世界观是黑格尔的世界观。伟大的黑格尔教导我们,国家、帝国、文化,在历史上都有它们的兴旺时期。它们兴起来,它们消失。没有一个是永恒的,但是每一个时代有一个占统治地位,由它发号施令。在这个世界主权的承袭中,我们认识到历史的主宰——世界神——的
化意志。于是,历史的主宰在那些世界历史人
的意志中得到了
现,象恺撒、亚历山大和拿破仑,都把他们的国家引向世界帝国。平常的
德不能应用于这
人的行为,因为是他们创造了每个时代
德的新形式和新主题。
攻俄国,目的是控制地球上
有无限人力和自然资源的广大中心地带,这是对重心的真正打击。
这黑格尔的世界观,当然,和小资产阶级的
德观正好相反,后者希望伟大国家的行为象
修学校里有教养的年轻姑娘那样,并且认为,
照它的
德标准,一个武装起来的
大民族和某些鞋店里的白脸职员没有两样。大的资产阶级
国,如法国、英国和
国,通过与军事掠夺毫无区别的行动,建立了它们的力量,扩展了它们的领土。在完成了它们的“历史命运”之后,它们当然很容易就会来谴责这个想接着扮演其世界角
的年轻有为的德国。然而,阿
夫-希特勒并不是一个容易接受这
说教的人。在他的方案中,
攻俄国,是德国走向主宰世界的大门。俄国是我们的印度,应该
照英国的方式来征服它,开发它。德国有这样的意志,这样的力量,这样的使命。它只缺乏粮
,缺乏生存的空间,缺乏石油。这些东西,它都要去取得。希特勒的观
是,一旦欧洲大陆的统治权牢固地掌握在德国手里,那么那些盎格鲁-撒克逊的海上势力就不得不换掉它们的政府,挑选能与新的德意志世界帝国相
的政治家来组阁。
伟大的战略全景
克劳维兹说:“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条原则,即如果我们要通过战胜其中之一而战胜全
敌人,那么就必需以打败这个敌人作为战争的目标,因为在这个敌人
上我们打击的是整个战争的共同重心。”